百年中和福 一品知盛京
發布日期:2020-06-01 21:19:13 閱讀量:7103中和福始建于清光緒八年(公元1882年),距今已有139年的歷史。最初為河北省冀縣李成堂所辦的中和福分號,后由沈陽籍人關樹勛主辦,并邀請了外地精通茶道的趙峻清兼任經理。取名 “中和?!辈枨f。
中和福茶莊地處沈陽古城內繁華的商業區中街(四平街)路北,為仿古式兩層各三間的樓房,古樸典雅,玲瓏端秀。在小二樓頂端中部,有一朱書盈米的大“茶”字,兩側襯有象征幸運祥和的蹲踞昂首的麒麟,栩栩如生,更顯得醒目壯觀。據說以此為徽志的茶莊國內獨此一家。雕像兩側四根朱漆廊柱上雕刻的金色楹聯:“西湖龍井茶” “洞庭碧螺春”“黃山花云露”“老竹嶺大方”。門首正中的上方,有“中和福茶莊”五個弧形排列的大字牌匾,原為關東著名書法家,太清宮道長葛月潭的親筆隸書墨跡。
中和福當時以經營花、紅、綠、素四大茶類為主,為創出自家特色,在南方茶葉產區還開辦了中和茶場。每年邊采、邊炒、邊加工新茶,然后運回沈陽,再在作坊里重新選料、拼配、加工出成品,并以“麒麟“為店徽標記,包裝售出。由于中和福經營有方,贏利頗豐,聲譽遠揚。當時,茶客、達官及滿族官員經常光顧,“大帥府”用茶也首選這里。中和福從此聲名遠揚,被譽為“東北第一茶莊”,在國內外都有較高的知名度。1995年,中和福茶莊被內貿部授予“中華老字號”牌匾。2005年,又被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老字號工作委員會審核,批準為“中華老字號”會員單位,并成為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理事單位,遼寧省及沈陽市茶文化研究會成員單位。
隨著市場的發展,老字號并不意味著長生不老,要在變幻莫測的商海中屹立不倒,就必須要不斷地求實創新,踏實經營,使企業永葆青春魅力?!爸泻透!辈枞艘圆栉幕赜械囊环轃崆?、從容、耐心和執著,精心地維護著“中和?!钡男抛u,使老字號這塊牌匾永不褪色。他們研發了各種包裝,有精美高雅禮盒,也有兩元一個的樸實茶桶。中和福的顧客大多是回頭客,有的老茶客年邁不便出門,便叫子女來買茶葉,每次買的茶葉,必須帶有中和福包裝紙才肯喝。
店員個個身懷絕技
2009年,中和福茶莊營業員程學取得沈陽市“百千萬技能人才培育工程”和職工技能競賽茶葉食品類營業員競賽第一名,獲得“技術大王”稱號。上面帶有中和福麒麟標記的兩張專用紙,三兩下將茶葉包好,用紙繩捆扎好,打出來的精致茶包要四邊勻稱,四角分明,即便用力摔在地上也不會破損——這項幾乎是中和福茶莊營業員必備的絕活兒,是她們進店第一天就要跟老師傅練習的“必修課”。
當時,程學的另一項絕活“一把抓”成了她大賽奪冠的“殺手锏”——50克茶葉包一包,一次抓準。為了練就這項本領,她吃了不少苦頭。剛開始手下沒準,往往要調整好多回,為此,她白天售貨時用茶葉練,晚上回家用大米練。最后,50克的重量在她手下竟能分毫不差。
近年來,由于經營靈活,名、優、特、新產品購銷渠道暢通,茶莊每年從閩、浙、皖、贛等省采購的正宗茶葉有紅、綠、花、白、黃、黑、青等七大類800多個品種,無論在規模上、質量上、品種上均列全省同行業之首。
- 上一篇:歲月剪影 聆聽時光長河中的副食故事
- 下一篇:魂穿百年 回眸“圈樓”背后的故事